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开放课题现以开放申请,请有意申请的人员查看附件!积极申
637次 时间:2020-08-05
随着世界逐步进入物联网时代,各种可穿戴生物电子产品也掀起了一场个性化医疗保健的革命。然而,这一快速发展的新兴领域却因为没有一种较为普及的、可穿戴、可持续化的能量供给而受到限制。尽管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发明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但发电效率却一直成为其应用推广的障碍。并且现有的增强方式如表面物理修饰、化学修饰、陶瓷掺杂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使得其无法广泛、长久地应用在可穿戴电子器件中。图1.活...
318次 时间:2020-07-17
近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楠、杨志禄教授及其合作者,以我校为第一通讯单位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上发表题为“Bioclickable and mussel adhesive peptide mimics for engineering vascular stent surfaces”的研究论文。PNAS创刊于1914年,被公认为四大名刊之一(Nature、Science、Cell、PNAS),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学科文献之一。...
712次 时间:2020-07-01
理想的生物医学植入材料应具备能力积极整合周围组织和细胞、出发细胞响应和信号、维持组织和器官功能、甚至可以对抗敌对的微生物病菌等。表面生物功能化则代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可赋予生物材料这种功能和活力。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偶联生物功能分子是表面功能化的典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生物惰性材料具备调节细胞-材料间的相互作用、诱导特定的细胞行为一级产生相关的生物学效应的功能。然而,物理吸附方式分子泄露严重,...
431次 时间:2020-06-28
2020年6月24日19:30,团建中心面向全校师生,于线上成功举办了“材料学院创新创业系列活动之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解读及项目培育”讲座,同时作为材料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指导系列活动之一,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副科长鹿金龙老师主讲。鹿老师目前主要负责实习实践、科创竞赛、毕业设计(论文)等工作,长期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竞赛的管理、指导和研究。鹿老师从“大赛举办背景与基本情况...
223次 时间:2020-06-25
可穿戴电子设备由于与人体兼容性和多功能性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不同工作机理的传感器中,压电式传感器具有快速响应和自供电特性的突出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压电复合材料结合了无机压电材料的优良电学性能以及压电聚合物的优异力学柔韧性能,是柔性压电传感器中最有前景的一种材料。目前大量关于压电复合材料的微纳结构致力于提高其电性能和柔性,如:多孔膜、纳米柱阵列、三角形和金字塔结构等。然而,此类设计所制备...
544次 时间:2020-05-25
ZnO作为一种常见的压电材料,以其独特的半导体特性在压电及压电电子学器件中倍受关注。对于一维ZnO纳米材料,已有相关研究从理论上证实ZnO纳米棒阵列中的自由载流子会补偿并削弱其压电势,造成电势屏蔽效应,这一效应将极大地限制ZnO这类压电半导体器件的压电输出。因此,在实验上理解电势屏蔽效应的物理机制并阻断这一效应对推动压电半导体器件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纳米棒在尺度上的微小特性,导致难以在实验上直接测定...
309次 时间:2020-05-24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逐渐成熟,各种无线传感器件、便携和可穿戴电子设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对储能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介于电池与传统电容器之间的新型储能装置,具有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率快、环保、功率密度高、安全性高等优点,最有希望集成在上述器件与电子设备中,但电压窗口低和能量密度低的问题,始终限制着它的进一步应用。同时,MXene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具有良...
462次 时间:2020-05-22
超级电容器作为电池与传统电容器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具有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率快、环保、功率密度高、安全性高等优点。MXene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它是由过渡族金属形成的碳氮化物。通过利用HF刻蚀掉前驱体材料MAX中的金属“A”,形成MXene材料。刻蚀过后的MXene呈现一种手风琴状的层状结构,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从而广泛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研究中。近日,材料学院杨维清教授课题组在MXene基超级电容器领域取得了重要...
653次 时间:2020-04-23
4月21日举行的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公布了2019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名单,244个项目获奖。其中35项成果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69项成果获二等奖,139项成果获三等奖。材料学院周祚万教授主持的“载人航天器舱内抗菌材料研制及推广应用”荣获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据悉,该项目研制了具有高效广谱抗菌的系列杂化纳米抗菌材料和专用技术,满足了载人航天器设计和相关试验任务对舱内抗菌材料的要求,...
254次 时间: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