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首页 >> 新闻通知 >> 正文

陈辉院长团队受邀参加2025高能束及特种焊接学术会议

发布者:     日期:2025年07月12日 17:31   点击数:  

2025年6月19日,2025高能束及特种焊接学术会议在上海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主办,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承办。本次会议以“高能束及特种焊接驱动制造技术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了200余位业内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现场参会,并吸引了5164名观众在线观看。15位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与会同仁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高能束及特种焊接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我院陈辉院长团队受邀出席并作大会报告。

大会现场合影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巩水利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刘黎明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王克鸿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铸国教授、浙江工业大学姚建华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李俐群教授、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徐富家研究员、山东大学秦国梁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庞盛永教授、苏州大学王晓南教授分别作《航空高能束流焊接与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钛合金深潜容器低成本、快速制造》、《高性能大型构件多材料电弧智能增材技术》、《电磁场复合激光焊接及增材修复质量调控技术》、《面向多功能集成微器件的超快激光微纳连接技术》、《真空激光焊接技术的发展与思考:工艺,装备及应用》、《中厚板激光焊接工艺及质量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厚壁结构大功率摆动激光诱导CMT电弧超窄间隙焊接技术》、《激光及其复合焊接的小孔熔池行为建模研究进展》、《先进钢铁材料激光焊接冶金研究进展》等精彩报告,其在工艺创新、机理研究领域的新方法和新思考,引起了与会专家的热烈反响与深入讨论。

蔡创老师代表团队作大会报告《高速载运装备轻合金结构高强韧小变形激光焊接技术》,系统介绍了团队历时15年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聚焦高速列车、先进飞机、核能装备等高端装备核心构件的焊接升级需求,率先系统性开展高强韧、低应力、小变形大功率激光焊接成套技术攻关,突破了大功率激光焊接理论基础与核心技术瓶颈,首次揭示了大功率激光焊接羽辉物理本质,攻克了大型复杂结构焊接能场-冶金协同调控与形-性协同控制难题,并完善了多尺度多维度安全评价技术体系,成功实现了大型复杂构件的高性能高精度焊接。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CRH380、CR400系列高速列车及出口地铁等载运装备;并首次实现先进战机、核动力堆芯等核心构件的净尺寸高性能焊接,有力支撑了中国高端装备的焊接技术升级与自主创新。

蔡创作大会报告

陈辉院长团队受邀参加2025高能束及特种焊接学术会议

2025年07月12日 17:31 12次浏览

2025年6月19日,2025高能束及特种焊接学术会议在上海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主办,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承办。本次会议以“高能束及特种焊接驱动制造技术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了200余位业内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现场参会,并吸引了5164名观众在线观看。15位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与会同仁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高能束及特种焊接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我院陈辉院长团队受邀出席并作大会报告。

大会现场合影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巩水利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刘黎明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王克鸿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铸国教授、浙江工业大学姚建华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李俐群教授、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徐富家研究员、山东大学秦国梁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庞盛永教授、苏州大学王晓南教授分别作《航空高能束流焊接与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钛合金深潜容器低成本、快速制造》、《高性能大型构件多材料电弧智能增材技术》、《电磁场复合激光焊接及增材修复质量调控技术》、《面向多功能集成微器件的超快激光微纳连接技术》、《真空激光焊接技术的发展与思考:工艺,装备及应用》、《中厚板激光焊接工艺及质量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厚壁结构大功率摆动激光诱导CMT电弧超窄间隙焊接技术》、《激光及其复合焊接的小孔熔池行为建模研究进展》、《先进钢铁材料激光焊接冶金研究进展》等精彩报告,其在工艺创新、机理研究领域的新方法和新思考,引起了与会专家的热烈反响与深入讨论。

蔡创老师代表团队作大会报告《高速载运装备轻合金结构高强韧小变形激光焊接技术》,系统介绍了团队历时15年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聚焦高速列车、先进飞机、核能装备等高端装备核心构件的焊接升级需求,率先系统性开展高强韧、低应力、小变形大功率激光焊接成套技术攻关,突破了大功率激光焊接理论基础与核心技术瓶颈,首次揭示了大功率激光焊接羽辉物理本质,攻克了大型复杂结构焊接能场-冶金协同调控与形-性协同控制难题,并完善了多尺度多维度安全评价技术体系,成功实现了大型复杂构件的高性能高精度焊接。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CRH380、CR400系列高速列车及出口地铁等载运装备;并首次实现先进战机、核动力堆芯等核心构件的净尺寸高性能焊接,有力支撑了中国高端装备的焊接技术升级与自主创新。

蔡创作大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