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教科文卫工会发布《关于命名第三批四川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劳模(职工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决定》(川工教科文卫〔2022〕26号),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辉教授团队获“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这是我院继2018年戴虹教授团队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科研团队。

陈辉教授团队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由国家高层次人才称号获得者陈辉教授创建,主要面向高速磁悬浮列车、更高速度高速列车、川藏铁路、大飞机等国家重大需求、重大工程,围绕高速交通装备先进焊接技术、激光先进加工技术等方向,开展高速载运装备技术研发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

工作室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课题10余项,省部级、企业委托项目60余项,形成专利100余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0余项,个人成果奖10余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首届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创造精品教学成果展特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团队成员荣获西南交通大学科研先进个人奖,四川省“首届四川高校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成都市及天府人才、四川省科协青年托举人才;西南交通大学扬华学者、天府焊接新人奖、川渝产学研创新成果一等奖,西南交通大学“教书育人”新秀奖1人,西南交通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奖2人次,陈辉教授获2022年西南交通大学“思国奖”。指导学生获中国“互联网+”银奖1项、四川省“互联网+”金奖1项、学科竞赛获奖百余人次。 工作室带头人陈辉教授充分发挥成都市政协委员、专家团成员等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据悉,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以劳模、技能人才的名字命名,由劳模、技能人才“担纲领衔”,研究团队及技术员工“唱主角”,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励创新创造活动,服务地方建设,攻克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为主的创新工作团队。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能让劳模、技能人才有更多机会推广个人先进理念、技能和经验,而且还可把个人经验转化为团队经验,把个人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等转化为推动学校教学科研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充分发挥劳模、技能人才示范带头作用,激发广大劳模和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创造活力,促进教职工技能提升,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